Hkas

香港的土地利用 1953~2030 年的發展

By Ga Wing
  • Period: to

    timespan

  • 中國大陸的人偷渡到香港

    中國大陸的人偷渡到香港
    這一個 戰爭的時間非常長,有很多人偷渡到香港
  • 石硤尾大火

    石硤尾大火
    石硤尾大火是指於1953年12月24日聖誕節前夕,在香港九龍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的火災,當時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香港公共房屋的誕生。
  • 荃灣新市鎮開始發展

    荃灣新市鎮開始發展
    荃灣新市鎮是香港唯一橫跨兩個區域(荃灣區及葵青區)的新市鎮,這是由於初發展時葵青區尚未獨立出來;亦是現時唯一不設單車徑的香港新市鎮,但香港政府正在研究設立連接屯門和荃灣的單車徑
  • 沙田新市鎮發展

    沙田新市鎮發展
    沙田新市鎮 是香港新市鎮之一,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自1980年代起發展帶擴展至馬鞍山。
  • 大埔新市鎮開始發展

    大埔新市鎮開始發展
    大埔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位於新界大埔。二次大戰以後,大埔的人口不斷增加,1971年大埔的人口已增至67,000多人。1979年1月,港府宣佈將大埔發展為新市鎮。
  • 將軍澳新市鎮開始發展

    將軍澳新市鎮開始發展
    將軍澳新市鎮乃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鎮之一,屬於西貢區,位於觀塘和清水灣之間,鄰近香港都會區。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人口由當時不足一萬,迅速增加至現時超過40萬[1]。跟隨將軍澳市的不斷發展,區內房屋、學校、社區、康樂設施及交通網絡亦逐步發展,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將軍澳新市鎮的對外交通更為完善
  • 1999年,施政報告政府,他宣佈要有十年建屋計劃,讓市民有地方住 有居屋和公屋

    十年建屋計劃是香港於1972年提出的一項公共房屋計劃,為當時香港總督麥理浩的推出的一項重要政策。
  • 竹篙灣填海工程

    竹篙灣填海工程
    竹篙灣填海工程是香港大嶼山東北部竹篙灣進行的大型填海計劃,分兩期發展。
  •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是一份於香港島進行的大型填海計劃,總共分為5期進行。從1993年至2006年期間,已經完成了其中三期填海工程—─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第2期;灣仔發展計劃第1期—─共填造了32.3公頃的土地,餘下的工程正在繼續(中區填海計劃第3期及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中環灣仔繞道(亦即4號幹線重組工程)提供土地,另外擬建的多條鐵路支線將會延伸至填海區。計劃亦希望以建造一條世界級的海濱長廊,為區內提供額外休憩及綠化用地,以提升海旁的吸引力。
  • 大嶼山東北部分區計劃

    大嶼山東北部分區計劃為香港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在大幅修過後,預留下來的發展計劃。2005年11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經核准大嶼山東北部分區計劃大綱草圖[1]。該計劃覆蓋大嶼山東北部青洲仔半島,包括竹篙灣、倒扣灣、青洲灣、打水灣、陰澳灣部分範圍及長索島,總面積約1667公頃,其中600公頃為填海地,連接大小交椅洲。分別有約233公頃和約94公頃的土地分別預留作貨櫃碼頭和貨櫃後勤用地之用。 該計劃一些部分已經落實,例如竹篙灣的主題公園(迪士尼樂園)。唯獨因為貨櫃碼頭可能將會進一步破壞樂園景觀和香港船運競爭力日減的關係,此計劃中的交椅洲填海工程是否落實仍存在變數。
  • 北大嶼山新市鎮開始發展

  • 都會區變成香港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