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h bye bye

J.S. Bach 巴赫

  • 出生

    出生
  • Period: to

    幼年1685~1695@埃森納赫(Eisenach)

    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小城埃森納赫(Eisenach)
  • Period: to

    音樂教育@奧德魯夫Ohrdruf

    巴哈的母親死於1694年,他的父親也在8個月之後隨其母親而去。10歲的巴哈成為了孤兒,並住進了位於奧德洛夫的長兄約翰·克里斯多夫·巴哈(與叔叔同名,1671–1721)家裡。在這裡,他模仿、學習並演奏音樂;而他哥哥,一個職業教堂管風琴師,繼續給予他在艾森納赫便開始的音樂教育,他教導巴哈彈奏大鍵琴,以及其他樂器的基本演奏技巧,還曾帶他參觀鎮上教堂裝設新管風琴的過程,這種種對未來巴哈對器樂的造詣與熟稔有很大影響。
  • 呂內堡的聖馬可教堂

    呂內堡的聖馬可教堂
    1700年3月,巴哈與他的好友厄德曼(Georg Erdmann)同行前往呂內堡。他在聖馬可教堂設立的拉丁語學校繼續學業,並參與教堂的音樂生活。學校裡同樣教授拉丁文、希臘文、邏輯、修辭學和神學。雖然唱詩班成員分到的零用金微薄,但巴哈靠著在婚喪典禮上獻唱及街頭表演的收入,還能勉強維持生活。
  • Period: to

    開始自力更生@呂內堡(Luneburg)

    1700年3月,巴哈與他的好友厄德曼(Georg Erdmann)同行前往呂內堡。他在聖馬可教堂設立的拉丁語學校繼續學業,並參與教堂的音樂生活。學校裡同樣教授拉丁文、希臘文、邏輯、修辭學和神學。雖然唱詩班成員分到的零用金微薄,但巴哈靠著在婚喪典禮上獻唱及街頭表演的收入,還能勉強維持生活。 聖馬可教堂擁有華麗的建築與豐富的音樂資源。教堂的音樂圖書館裡典藏了自十六世紀中期以來豐富的手抄樂譜及印刷版本,曲目多達1,102首,包含175位作曲者。擁有如此可觀的樂作收藏,又有優秀的唱詩班,聖馬可發展出精緻的音樂傳統,巴哈在此既聽也唱,朝夕受教會音樂的薰陶;馬丁·路德創作的許多聖詠(chorale)後來給予巴哈創作的啟發並磨練了他和聲的技巧,而這種古老的音樂形式在巴哈未來無數的聲樂作品中得到改良與推廣。
  • 從呂內堡步行30哩到漢堡,聆聽萊茵肯彈奏管風琴

    從呂內堡步行30哩到漢堡,聆聽萊茵肯彈奏管風琴
    1701年的暑假,巴哈步行30哩到漢堡,聆聽聖凱薩琳教堂的琴師萊茵肯(Johann Adam Reincken,也是貝姆的老師)彈奏管風琴,還聽到北日耳曼的著名琴師呂北克(Vincenz Lübeck)的演奏,這給年輕巴哈帶來強烈震撼,此後他多次舊地重遊。
  • 雪雷(Celle)宮廷

    雪雷(Celle)宮廷
    回到呂內堡後,巴哈也受到法國文化的洗禮。在聖馬可教堂一所專為貴族子弟附設的學校(Ritterakademie),充斥法國傳來的新奇想法;學校裡的學生流行以法語交談、排演法國戲劇並以法國音樂伴奏,還聘請曾受教於盧利,呂內堡伯爵的樂師湯姆沙耶(Thomas de la Salle)擔任舞蹈老師。在旁聽後,巴哈下了不少功夫接近法國文化,尤其音樂。沙耶對巴哈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帶他到雪雷(Celle)欣賞管弦樂團和管風琴的演奏,並接觸了如庫普蘭等法國作曲大師的相關作品,這是巴哈音樂兼容並蓄的開端。
  • 阿恩施塔特的「巴哈教堂」

    阿恩施塔特的「巴哈教堂」
    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該教堂的風琴師的職位,這個工作體面但並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薪水;然而雖然未在合約中載明,巴哈仍需兼任拉丁學校唱詩班的領唱者。
  • Period: to

    開始職業音樂家生涯@威瑪(Weimer)

    1703年1月,在從聖麥可畢業,並被拒絕一個位於桑格勞森的管風琴師職位後不久,巴哈被約翰·恩斯特公爵(Johann Ernst III,酗酒者,與其兄威廉共治,但無實權)聘用,在威瑪一個教堂擔任場地音樂家。他的角色並不十分清楚,但很顯然還包括一些與音樂無關的僕役工作。他在威瑪待了7個月,全面學習了從阿爾卑斯山脈另一側傳來的新穎的音樂表現形式—音響色彩組合,發展了非凡的管風琴(即興)演奏技藝。之後,巴哈被邀請到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Neue Kirche,原名St. Boniface Kirche),為其新完工的管風琴作檢查,並舉辦了啟用音樂會。在這個位於魏瑪西南大約40公里的古老小鎮,巴哈家族與當地居民建立著良好往來。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該教堂的風琴師的職位,這個工作體面但並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薪水;然而雖然未在合約中載明,巴哈仍需兼任拉丁學校唱詩班的領唱者。
  • Period: to

    成為管風琴師@阿恩施塔特(Arnstadt)

    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該教堂的風琴師的職位,這個工作體面但並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薪水;然而雖然未在合約中載明,巴哈仍需兼任拉丁學校唱詩班的領唱者。 良好的環境和對音樂熱情的僱主並沒有緩解年輕的管風琴師和當局之間的緊張關係。巴哈顯然是對唱詩班的水平不滿,並缺乏成熟度解決相關的爭端,他甚至還與一個名叫蓋耶斯巴哈(Geyersbach)的巴松管手爆發肢體衝突,被寫在1705年8月的法庭記錄裡。更嚴重的是,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拜訪了偉大的風琴師和作曲家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並參與他在北德呂貝克聖馬利亞教堂的音樂會。此次拜訪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來回需要各徒步約400公里,他請了30天的假,卻離職4個月,且未通知僱主,這成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狀」之一。
  • 首次結婚,堂姊瑪麗亞‧芭芭拉,7個子女中3個成為音樂家

    首次結婚,堂姊瑪麗亞‧芭芭拉,7個子女中3個成為音樂家
    與堂姊Maria Barbara在多倫海姆教堂(Dornhein)結婚
    Maria Barbara 1720病逝,7個子女中3個成為音樂家。
  • 接受威瑪公爵邀請

    接受威瑪公爵邀請
    接受威瑪公爵,威廉.恩斯特邀請
  • Period: to

    威瑪時期@Weimar

  • 教導柯騰公爵,里奧波德

    教導柯騰公爵,里奧波德
    里奧波德王子年紀比巴哈輕,頗有音樂素養,能奏多種樂器。但他是喀爾文教派的信徒,禮拜儀式中僅使用簡單的聖詠,這意味著宮廷樂師主要負責世俗音樂,著重器樂,而非教會音樂或管風琴曲。這對巴哈的創作而言是個大轉向,不過這樣的挑戰在未來也同時是巴哈進化的動力。
  • Period: to

    科騰時期 Köthen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離開威瑪前,入獄四星期

    離開威瑪前,入獄四星期
    1720年已經到柯登的巴哈原本在威瑪擔任唱詩班指揮的巴哈,捲入了威瑪公爵以及姪子奧古斯特兩人之間的紛爭,導致巴哈與樂長之職擦身而過。鬱悶之際的巴哈,正巧獲得柯登的雷奧波特侯爵的賞識與邀請,1717年他決定離開要威瑪皇室投效柯登皇室。但由於雷奧波特是喀爾文新教教徒,與信奉路德教派的威瑪公爵「立場」上有所抵觸,因此威瑪公爵在放行前刻意刁難巴哈,判他入獄四週。您一定想像不到吧!受到後世景仰的音樂之父巴哈,當年竟然坐過牢。 圖片說明:威瑪城堡(圖片來源:Wiki,Maros Mraz)
  • 《平均律鍵盤曲集》第一部

  • 再婚,安娜,生下13名子女

    再婚,安娜,生下13名子女
    Anna Magdalena Bach
  • 擔任聖多瑪斯教堂樂長

    擔任聖多瑪斯教堂樂長
    1723~1750年 1722年6月,萊比錫聖多瑪斯教堂音樂指揮庫瑙(Johann Kuhnau)在擔任了該職務21年後逝世。1723年巴赫被舉薦。
    當局願意聘用巴哈,但態度較消極。他們並不看重巴哈的管風琴技藝,因為指揮不需要這項技能;而巴哈的作品大多未出版,當局不清楚他在作曲上的才華;知名度方面,巴哈在當時當地仍差了泰雷曼與格勞普納一截;且巴哈沒有正式學歷,當局對此相當看重。儘管巴哈已是音樂全才,卻難獲得學院肯定。當局擔心舊事重演,要求巴哈先得到公爵的免職書。王子雖然不捨但並沒有阻撓巴哈,為他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免職書。得到許可後,巴哈便申請該職務並獲選。而當選後巴哈還得簽署許多文件和通過神學測驗,確認其思想沒有問題才能上任,但耗時之長、手續繁瑣以及數名議員曾反對聘用巴哈,種種跡象都顯示巴哈過去的經歷仍被當局所質疑。 聖多瑪斯教堂唱詩班指揮(也身兼聖多瑪斯合唱學校的音樂教職,因為學校為教堂提供儀式的歌者)在萊比錫的地位非同小可,相當於全城大小教堂的音樂總監; 但這個職務也沒那麼好勝任,它的頂頭上司包括學校、市議會和教堂當局;
  • Period: to

    萊比錫時期@Leipzig

  • Period: to

    J. H. 厄內斯提校長時期

    1723年6月巴哈正式就職,他讓他的三個兒子進入聖多瑪斯學校就學,並都加入唱詩班,學習鍵盤樂器和樂理。但是巴哈發現學校一片混亂,學生人數多到不堪負荷,年邁的校長厄內斯提(Johann Heinrich Ernesti)對學生與老師難以管束,且學校硬體設施貧乏,無法提供住宿生足夠床位。在惡劣環境與繁重的婚喪外務下,學生常是虛弱不堪。而學校生活作息非常刻板,連巴哈都得嚴格遵守。巴哈的家庭便是在這樣一團亂的學校的校舍中生活。
  • 最後一次探訪柯騰,指揮《馬太受難曲》的片段

    最後一次探訪柯騰,指揮《馬太受難曲》的片段
    1729年3月,巴哈最後一次探訪柯騰,指揮《馬太受難曲》的片段作為里奧波德王子喪禮上的音樂。
  • 開始領導大學音樂社

    開始領導大學音樂社
    1729年,巴哈便開始領導大學音樂社(Collegium Musicum),此前庫瑙(1688年)與泰雷曼(1702年)亦曾領導該組織。大學音樂社,顧名思義,成員多為大學生,這群演奏者每週定期在齊默曼咖啡廳(Zimmermannsches Kaffeehaus)演出音樂,此咖啡廳當初為名流聚集之所。音樂社領導人歷來無不是名譽卓著的音樂家,這也能看出巴哈在當時萊比錫的音樂權威。巴哈為大學音樂社改版或創作許多作品供其演奏,像是他的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1-1043)和以早先作品改編的大鍵琴協奏曲(BWV 1052-1065),以及部分的鍵盤練習系列(Clavier-Übung),皆為佳作;大學音樂社也激發巴哈創作數首世俗清唱劇,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咖啡清唱劇》,此作是巴哈最接近歌劇風格的一部作品。
    圖片:齊默曼咖啡廳,1720~1741年作為大學音樂社的演奏場所
  • Period: to

    蓋斯納校長時期

    蓋斯納本身是古典哲學的學者,他為聖多瑪斯學校帶來全新的氣象。他翻修並擴建學校建築,改善教學設備不足的問題;調整學校的組織架構,也加強了音樂在課程的比重;以及整頓學生紀律等等。蓋斯納令巴哈的工作環境舒適許多,他也向巴哈保證其賺外快的權利。蓋斯納對巴哈指揮與演奏的才能大為讚賞,他還曾撰文論述這件事。
  • 德勒斯登的聖蘇菲雅教堂彈奏管風琴

    德勒斯登的聖蘇菲雅教堂彈奏管風琴
    這段時期巴哈和德勒斯登也有了進一步的接觸。在1730年代早期,他曾彈奏過當地聖蘇菲雅教堂(St. Sophia Church)的管風琴。1733年6月,該堂的管風琴師出缺,巴哈推薦自己的長子W. F. 巴哈應徵。當時威廉23歲,他試演的曲目是其父的前奏與賦格曲(BWV 541),技驚四座,順利獲得這份工作,巴哈於是更有理由時常拜訪德勒斯登。
  • 譜寫《B小調彌撒》的《垂憐曲》與《光榮頌》

    1733年2月,薩克森選侯奧古斯特二世去世,他的兒子繼位後,隔年加冕為波蘭國王,改宗天主教,是為奧古斯特三世。巴哈利用這個機會譜寫《垂憐曲》與《光榮頌》,前者是為先王致哀,後者則是歡慶新王登基,不過作為天主教徒的國王自然沒能聽到作品在聖尼古拉教堂的首演。而後來在巴哈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749年,巴哈才將這兩首作品結合過去所創作的教會清唱劇片段,並加以發展,成為著名的《B小調彌撒》,此作乃是巴哈畢生宗教與聲樂作品的精粹。
  • Period: to

    J. A. 厄內斯提校長時期

    厄內斯提雖年輕但學識淵博,他決心提高學校的學科素質,加重當代學科,並減少古典及神學課程的比重。厄內斯提亦認為音樂課程已經落伍,巴哈的作風更是不符合時代潮流。 後來,在1736年,厄內斯提和巴哈無可避免的發生了一場衝突,令兩人對峙長達兩年之久。衝突的成因源於厄內斯提侵犯巴哈的人事權,且巴哈認為厄內斯提擅自指派的學監無助於教堂音樂,於是提出異議,但被厄內斯提駁回。8月,兩人相互向市議會指控彼此,後來巴哈向萊比錫宗教會議(Consistory)申訴未果,便以其職銜向國王告狀,但衝突的結果沒有被官方所記錄。總之,兩人從此成為死敵。厄內斯提仍繼續降低學校音樂課程的比重,巴哈則越來越疏於教學。1740年,學校聘用一名新老師教授樂理,顯然巴哈未善盡職責;他的教會音樂創作也大幅萎縮,唱詩班演唱舊作品的時候越來越多。
  • 與厄內斯提校長交惡

    與厄內斯提校長交惡
    在1736年,厄內斯提和巴哈無可避免的發生了一場衝突,令兩人對峙長達兩年之久。衝突的成因源於厄內斯提侵犯巴哈的人事權,且巴哈認為厄內斯提擅自指派的學監無助於教堂音樂,於是提出異議,但被厄內斯提駁回。8月,兩人相互向市議會指控彼此,後來巴哈向萊比錫宗教會議(Consistory)申訴未果,便以其職銜向國王告狀,但衝突的結果沒有被官方所記錄。總之,兩人從此成為死敵。厄內斯提仍繼續降低學校音樂課程的比重,巴哈則越來越疏於教學。1740年,學校聘用一名新老師教授樂理,顯然巴哈未善盡職責;他的教會音樂創作也大幅萎縮,唱詩班演唱舊作品的時候越來越多。
  • Period: to

    堂弟伊萊斯借住在巴哈家中,留下紀錄巴赫的家居生活

    巴哈的堂弟(Johann Elias Bach,簡稱伊萊斯)於1737年借住在巴哈家中,為了在萊比錫研習神學。這段時間伊萊斯擔任巴哈3個兒子的家庭教師,並幫巴哈草擬文書信件。伊萊斯作客期間的書信往來,令後世得以一窺巴哈的家居生活。1742年,伊萊斯離開巴哈的寓所,成為許威福(Schweinfurth)的唱詩班指揮。
  • 到柏林,因三子C.P.E. Bach擔任宮廷琴師

    到柏林,因三子C.P.E. Bach擔任宮廷琴師
    C.P.E. Bach(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Guide to Bach Tour Berlin - Maps
  • 哥德堡變奏曲出版

    哥德堡變奏曲出版
    Wiki
    這部作品長期不受人們重視,直到20世紀前半葉。女大鍵琴家蘭多夫斯卡(Landowska)的公開演奏及錄音。之後,1955年加拿大鋼琴家格倫·古爾德將其選作自己的第一張錄音作品。而現在,哥德堡變奏被視為巴赫作品中最重要的變奏曲之一。全作品包括主題,30個變奏,主題反覆。每三個變奏為一組,每組最後一曲為卡農曲(從一度至九度卡農),如V1-V2-V3(V3是一度卡農曲),V4-V5-V6(V6 二度卡農曲),V7-V8-V9(V9 三度卡農曲),V10-V11-V12(V12 四度卡農曲)等等。
  • 出版了《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二部

    1739~1742年間,出版了《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二部
  • 定稿馬太受難曲

    定稿馬太受難曲
  • 再訪柏林,無憂宮(Sanssouci)

    再訪柏林,無憂宮(Sanssouci)
    1747年,巴哈應邀前往柏林近郊的波茨坦(Potsdam)的無憂宮(Sanssouci),聆賞皇家音樂,也試奏了國王向他展示的新樂器——古鋼琴(fortepiano)。而巴哈素以即興演奏聞名,國王便給了他一段長而複雜的主題(Thema Regium),令他當場即興一首三聲部賦格;巴哈做到了,但國王又以六聲部賦格考驗他,巴哈告訴國王自己需要足夠的時間準備。有了這個動機,在巴哈回到萊比錫兩個月後,便出版了以國王的主題發展的一套器樂作品,就是著名的《音樂的奉獻》。此作包含一首三聲部賦格、一首六聲部賦格、十首卡農及一首四樂章的奏鳴曲。
    圖片:無憂宮裡的室內樂。吹笛者為腓特烈大帝,彈琴者為C.P.E. 巴哈
  • 逝世@萊比錫Leipzig

    逝世@萊比錫Leipzig
  • 安娜去世

    安娜去世
    市議會至此對巴哈的死無動於衷,給予巴哈生前的評價極為普通。令人驚訝的是井井有條的巴哈竟沒有留下遺囑,他死後房屋由九個在世的子女與遺孀安娜均分。市議會當局似乎有意苛扣給付遺孀的救濟金,而似乎也只有C. P. E. 巴哈在這段時間給予繼母安娜實質的幫助,提供J. C. 巴哈所需的教育。安娜從此在貧民救濟院度過餘生,直到1760年2月也隨巴哈而去。
  • 莫札特從薩爾斯堡到萊比錫,在聖多瑪斯教堂彈奏巴赫曾使用過的管風琴

    莫札特從薩爾斯堡到萊比錫,在聖多瑪斯教堂彈奏巴赫曾使用過的管風琴
  • 孟德爾頌演出馬太受難曲

    孟德爾頌演出馬太受難曲
    巴赫在世時,馬太受難曲並不受歡迎,甚至因為其中「歌劇般」的特質受到新教虔信主義的代表和萊比錫的市民敵視。當1829年3月11日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巴托爾迪和柏林歌唱學院再度演出該作品時,巴赫也在德國復活了。20世紀誕生了很多偉大的馬太受難曲錄音,如威廉·富特文格勒,卡爾·李希特,赫伯特·馮·卡拉揚,尼古勞斯·哈農庫特,喬治·索爾蒂,湯·考普曼,赫爾穆特·李陵,約翰·艾略特·加德納都有留下非常優秀的詮釋。
  • 《哥德堡變奏曲》出版

    《哥德堡變奏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