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站

生物事件時間表

  • 肉塊吞嚥實驗

    意大利科學家斯巴蘭贊尼(Spallanzani)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將肉塊放入小巧的金屬籠中,然後讓鷹吞下去。過一段時間他將小籠取出,發現肉塊消失了。
  • 生物體都由細胞所組成的想法

    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提出:「所有生物體都由細胞所組成,細胞裡面都含有些會流動的『液體』。」卻沒有具體的觀察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 細胞為生物體的基本構造的想法

    法國植物學家杜托息(Henri Dutrochet,1776~1847)在論文中提出「細胞確實是生物體的基本構造」又因為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因此觀察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比動物細胞更容易觀察,也因此這個說法先被植物學者接受。
  • 細胞核的發現

    英國植物學家布朗在倫敦林奈學會的演說中,提到他在觀察蘭花花瓣十,發現每一個細胞內均具一個球狀的構造,並稱其為「areola」或「nucleus」 ,也就是現在發現的「細胞核」。
  • 澱粉酶的發現

    法國的佩恩(Payen)和帕索茲(Persoz)從麥芽的水解物中用酒精沉澱得到一種可使澱粉水解生成糖的物質,並將其命名為diastase,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澱粉酶。後來,diastase在法國成為用來表示所有酶的名稱。
  • 「細胞」一詞的出現

    「細胞」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蘭學家宇田川榕菴(うだがわ ようあん)1834年的著作《植學啟原》。
  • 從胃液中提取消化物質

    德國馬普生物研究所科學家許旺(Schwann)從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質的物質,解開消化之謎。
  • 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德國植物學家許萊登(Matthias Schleiden)從大量植物的觀察中得出結論:所有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 動物由細胞構成

    19世紀中期,德國動物學家許旺(Theodor Schwann)進一步發現動物細胞裡有細胞核,核的周圍有液狀物質,在外圈還有一層膜,卻沒有細胞壁,他認為細胞的主要部分是細胞核而非外圈的細胞壁。德國動物學家許旺於1839年發表動物由細胞構成。
  • 生物圈這詞的發明

    德國地質學家愛德華·修斯(Eduard Suess)使用生物圈這詞,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
  • 「酶」(enzyme)的命名

    威廉·屈內(Wilhelm Friedrich Kühne)把酵母中進行酒精發酵的物質稱為「酶」(enzyme)。
  • 光刺激造成莖彎曲

    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和他兒子法蘭西斯·達爾文(Francis Darwin)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後,就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從而造成胚芽鞘的相關性彎曲。
  • 菸草鑲嵌病可傳染

    德國農業化學家邁耶( Adolf Eduard Mayer)發現菸草鑲嵌病可傳染給健康植株
  • 發現濾過性病毒

    伊凡諾夫斯基(Ивановский, Дмитрий Иосифович)發現患有菸草鑲嵌病的植物汁液以尚柏朗過濾器過濾後,仍可傳染疾病,代表該病原體小於細菌,稱之為濾過性病毒。
  • 病毒的命名

    荷蘭微生物學家和植物學家拜耶林克(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再次進行了伊凡諾夫斯基的實驗,提出菸草鑲嵌病的病原體是一種不同於細菌的物質,並觀察到這新的病原只能在活的細胞中複製,但並未確認其形態及結構,並進一步稱之Virus,也就是現在說的病毒。
  • 酶可在體外運作

    德國科學家愛德華·比希納(Eduard Buchner)開始對不含細胞的酵母提取液進行發酵研究,通過在柏林洪堡大學所做的一系列實驗最終證明發酵過程並不需要完整的活細胞存在。
  • 光造成的影響可透過瓊脂片傳遞

    鮑森·詹森(P. Boysen-Jensen)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 米-門二氏動力學

    美國科學家米凱利斯(Leonor Michaelis)和門頓(Maud Menten)根據中間產物學說推導出酶催化基本方程的米-門二氏動力學。
  • 光造成的影響是以分布不均勻,造成莖的彎曲

    匈牙利学者拜爾(A.Paal)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 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生物圈的科學

    在1926年,維爾納茨基(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Верна́дский)在他的著作《生物圈》中,推廣了愛德華·蘇斯提出的生物圈概念。之後,他也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生物圈的科學。
  • 脲酶是一種蛋白質

    美國科學家薩姆納(J.B.Sumner)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結晶,並通過化學實驗證實脲酶是一種蛋白質。
  • 生長素的命名

    荷蘭科學家溫特(F.W.Went)進一步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確實是由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並將其命名為生長素。
  • 吲哚乙酸(IAA)的發現

    科學家從人尿中提取出吲哚乙酸(IAA)
  • 酶為蛋白質

    美國科學家薩姆納(J.B.Sumner)在過氧化氫酶的研究中再次證實了酶為蛋白質。
  • 病毒結晶

    美國化學家史丹利(Wendell Stanley) ,將染病菸草慢慢地磨成汁液後,將其分離、純化並結晶病毒,最終於194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從植物中分離出生長素IAA

    科學家從高等植物中分離出生長素IAA(吲哚乙酸)。
  • 核酶的發現和命名

    美國科學家切赫(T.R.Cech)和奧爾特曼(S.Altman)分別從四膜蟲的rRNA前體的加工研究和細菌的核糖核酸酶P複合物的研究中都發現RNA本身具有自我催化作用,並提出了核酶的概念,並將其命名為ribozyme。
  • 抗體酶(abzyme)的研製

    舒爾茨(Peter G. Schultz)和理察·勒納(Richard Alan Lerner)研製成功抗體酶(abzyme),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單株抗體,它是抗體的高度特異性與酶的高效催化性的結合產物,其實質是一類在可變區賦予了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